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川)卓越工程师队伍建设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应对全球挑战、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骨干力量,但当前,我国距离工程师强国还有一定差距。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团中央统战部部长刘爱平从加强顶层谋划、革新培养模式、优化培养环境、健全评价机制四个方面建议加快培养卓越工程师队伍。
据统计,当前,我国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工程教育体系,截至2020年底,我国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达到1900万人,其中工程师约1700万人,规模总量位居全球前列。
(资料图)
但在以争夺高科技领域主导权为核心的大国博弈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我国距离工程师强国还有差距,人才供给来源不足、领军型人才短缺、人才流失现象存在,人才培养还不能精准匹配工程实践需求。
例如,工程教育难以适应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当前高校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主阵地,存在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等与产业发展前沿脱节、师资实践经验不足、教学资源落后于技术发展、产教研融合不高等问题,工科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重论文轻实践”现象普遍存在。
同时,企业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积极性不高。企业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在竞争和生存压力下,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更着重考虑“投入产出”,承担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企业师资缺乏有效激励与保障。
此外,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社会对工程教育、职业教育认识仍有偏差,工程师类职业较难成为学生首选。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对工程启蒙教育的定位和目标尚不清晰。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空间有待进一步拓展,职称体系、岗位体系、绩效薪酬体系与工程师职能的关联度减弱。
对此,刘爱平建议加强部门联动,建立教育、产业、科技、人社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协调机制,形成一个部门协调推动,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打造联动相通的协同育人联合体,推动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同时,加强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和工程人才培养规律的系统研究,研究制定以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为导向的新时代卓越工程师队伍培养体系。
“建议深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效应,强化工程师使命担当,锻造新时代卓越工程师‘爱党报国、敬业奉献’的精神内核。”刘爱平表示。
刘爱平认为,坚持多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培养,重塑实践化、专业化、精准化的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延伸企业支持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深度,在课程体系与学制设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等环节实现高校、企业共商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机制。
同时,刘爱平建议发挥财政、金融、产业、税收等优惠政策的激励作用,调动企业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积极性,破解“校热企冷”之困。推进“学校+企业”双导师队伍建设,推广导师带徒模式,构建高校、企业专家双向交流机制,打造兼具工程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基础的专家池,为卓越工程师培养提供深厚的师资基础。
在优化培养环境上,刘爱平建议推动提升工程师群体待遇的“硬激励”,完善工程技术类人才参评各类人才计划的评定规则,进一步拓展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空间,提高工程技术类岗位的收入,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加强人才引进力度,持续优化政策保障,增强青年学生选择工科专业、从事工程类职业的意愿。
“培育青少年的工程素养,在中小学大力宣传弘扬工程师精神,将科学启蒙系统纳入中小学教育之中,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对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基础学科的学习兴趣。”刘爱平说。
在健全评价机制上,刘爱平建议构建和完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和质量标准,完善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过程监督,构建和完善工程教育的反馈改进机制,规范工程师考核注册工作。
“充分发挥工程协会、科技协会、行业协会等机构作用,建立以工程师学历、资历和能力为考察方向的人才评价机制,打破职业技能评价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界限,促进卓越工程师能力标准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有机衔接。”刘爱平认为,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融入工程教育国际合作网络,建立国际互认的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和体系。